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我国粮食的首位。中国约60%的人以 大米为主食。防治水稻病害对保障粮食增产,具有重要意义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全国水稻病害 有四五十种。如果不进行防治可造成损失15%以上。目前,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加,防治难 度越来越大。其主要病害有三种:(1)稻瘟病,又称稻热病,这是一种遍布全国各稻区的重要 病害。稻瘟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,发生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(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茎瘟、 枝梗疽、谷粒瘟、节瘟)。(2)纹枯病:纹枯病是一个容易识别的真菌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和 叶梢,也可侵染穗部和茎干,以分蘖期至抽穗期发病最为严重。(3)白叶枯病: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细菌病害,国内植物检疫对象。水稻发病以后叶片干枯,籽粒不饱满,一般减产 10%〜30%。
目前,我国防治水稻病害常用的杀菌剂有稻瘟灵乳油、多菌灵可湿粉剂、二环哇可湿粉 剂、镑宁乳油、甲基托普津,有些产品需使用甲苯、二甲苯、丙酮、甲醇等有机溶剂,在喷洒 的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,对环境造成污染,同时也对操作人员和作物产生毒害。在长期的使用 中病菌已经产生抗药性,造成了药效下降。
(1) 技术方案采用二氧化氯溶液对水稻的种子浸泡消毒、对田间进行喷洒消毒、对秧苗浸秧消毒。用于种子浸泡的二氧化氯的溶液浓度为100〜250mg/L、用于田间喷洒的二氧化氯的溶液浓度为40〜80mg/L、用于浸秧的二氧化氯的溶液浓度为50〜100mg/L。
的优点是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,无毒、无残留,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毒害。 对稻癍病、叶瘟病、茎疽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70%以上。
(2) 具体实施方式先将单组分二氧化氯粉剂溶解于50倍的水中,配成二氧化氯母液, 然后根据所需浓度再稀释。
① 种子浸泡:采用二氧化氯的溶液浓度为200mg/L的溶液,浸种24小时,水层要高于种子面10〜15cm,浸泡容器加盖,不需搅拌。种子经培养箱催芽后播种,发芽率不受影响,出苗安全。
② 浸泡秧苗:将捆扎好的秧苗倒放在浓度为l〇〇mg/L的二氧化氯溶液内,溶液淹没秧苗 根部,浸泡一分钟以后取出,堆闷半小时以后再移栽。
③ 田间喷洒:采用浓度为50mg/L的二氧化氯溶液,用手动喷雾器喷洒,用以防治纹枯病、白叶病、叶瘟、莲瘟,一般应5〜7d喷洒一次,主要保护水稻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的生长。当分蘖期叶片上出现急性型病斑时应立即采用浓度为5〇mg/L的二氧化氯溶液,用手动喷雾器喷洒,7天后,如病情尚未停止发展,则需再喷一次。在水稻拔节期和大风、暴雨之后淹苗的稻田里,采用浓度为50mg/L的二氧化氯溶液,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全田一次,可有效地预防白枯病。